★
3月2日,南农新闻网隆重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大会主旨报告深刻剖析南农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的南农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结合学校当前发展状况,从“有一流的人,干一流的事,开一流的路”三个方面阐述了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大会总结紧紧围绕“人才强校、改革兴校、文化荣校”三大方向,分析在当前发展形势下,必须坚定不移贯彻人才强校战略、必须坚定不移走好改革兴校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厚植文化荣校情怀。
大会引发全校教职工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这是一场振奋士气、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盛会,大会明晰了学校当前发展定位,凝聚起面向未来的奋进力量,坚定了全校上下戮力同心、奋勇争先、共向一流的信心与干劲,将大家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上来。
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吴群
大会报告忆往昔成就辉煌、谋发展站位高远、绘前景振奋人心,有效激励了全校干部教师牢记初心使命,凝聚发展共识,矢志奋进一流。
大会主旨报告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和期望。这是指引我们干事创业的行动指南,党委组织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大会精神,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围绕党建“双创”强基固本,持续抓好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提升,为奋进一流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以实干担当为导向,围绕机构改革和处级领导班子换届,建设一支实干担当、勇于作为的干部队伍,不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现代化,为争创一流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校长办公室主任
单正丰
陈书记的报告通过“四个走出来”梳理了学校120年以来的办学成就,立足使命、目标、距离,对学校当前的发展形势做出精准判断,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注入了新动能。陈校长提出了三个“坚定不移”,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改革兴校和文化荣校,充分体现了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路径,增添了干事创业的底气和干劲。大会报告和总结讲话立意深远、内涵丰富、前瞻性强,彰显了我校在新的发展阶段敢于直面问题、勇于奋进一流的历史担当、政治担当、责任担当和使命担当。
作为综合管理部门的一名机关干部,会后将团结带领本单位同志深入学习会议精神,开展大讨论,提振士气、奋楫扬帆,把会议精神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以“孺子牛”精神强化服务意识,以“老黄牛”精神坚持艰苦奋斗,以“拓荒牛”精神主动担当作为,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以昂扬的姿态和优异的成绩向百廿南农献礼,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新校区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
夏镇波
陈书记的报告紧紧围绕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用过去的辉煌激励斗志、用现实的问题发人深思、用未来的目标引领方向,特别是结合学校当前实际,明确“有一流的人、干一流的事、开一流的路”三大任务,对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办学条件、党的建设等方面工作提出鲜明导向,振奋人心,催人奋进。陈校长的总结讲话提出人才强校、改革兴校、文化荣校“三个坚定不移”,思路清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传递出改革发展的坚定决心。这次大会,我们能充分感受到学校领导班子强烈的奋进意识和坚定的一流追求。作为新校区建设的直接参与者,我们将围绕学校发展大局,汲取先辈们的精神力量,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将“奋进一流”的追求落实到每项工程建设中去,力争今年新校区一期高质量建成,为学校实现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校团委书记
谭智贇
“我们诞生于一流,发展于一流,必然继续开创一流,引领一流”,是这次大会中最触动我的一句话,它不仅是对过去一代代南农人筚路蓝缕,躬耕双甲的总结,更是对新时代每一位南农教职工的激励与鼓舞。一流的大学需要培养一流的人才,作为一名青年工作者,我将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奋斗在工作岗位上,主动服务学校发展大局,为全校青年师生干事创业搭建舞台,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以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和团结拼搏的实干精神,在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征程中挥洒汗水,贡献青春。
资产经营公司直属党支部书记
夏拥军
本次大会政治站位高。主动策应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时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涉农高校的殷切期望,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体现了南农担当。
校情分析透。报告系统回顾了学校120年的办学历程、辉煌成就和积淀的深厚文化,分析了当前学校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和相对地位,直面学校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亮家底、找不足,体现了全校上下勠力同心奋进一流的魄力。
目标举措实。从人才队伍建设、评价制度改革、学科布局与建设、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等主要问题入手,推动学校持续深化改革促发展,无论是部门还是个人都可以更清晰地围绕中心谋发展,体现了扎扎实实谋发展的决心。
园艺学院党委书记
韩健
新学期伊始,学校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吹响了全员奋进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集结号。陈利根书记作的大会主旨报告,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给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精神,立足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跨越学校百廿发展时空,对标中外农业特色一流大学建设发展,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研判形势、凝聚人心、激发斗志、矢志一流。陈发棣校长的总结讲话开明宗义、纲举目张,提出实现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三项重要路径暨三个“坚定不移”:厚植文化荣校情怀,铸就一流之“魂”;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筑牢一流之“基”;走好改革兴校之路,破解一流之“门”。听完报告全体教师备受鼓舞、倍感自豪、发人深思、催人奋进。目标已经明确、蓝图已经绘就、措施已经清晰,我们唯有发扬传统、矢志一流、踔厉奋发,以贡献谋求支持、以改革促进发展,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
工学院院长
汪小旵
听完报告后既感到激动振奋,又倍感压力。激动振奋的是南农120年办学历史取得的辉煌成就,让我深切的感到一代代南农人始终情系家国天下,心系民生疾苦,把推动国家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教育事业发展作为终生的事业和追求;倍感压力的是要建成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胸怀‘中流击水’的担当与魄力,必须坚定开拓新时代的勇气与信心,才能在冲击世界一流的赛道上,奋力争先、勇往直前。
书记和校长的报告都把人才工作提到了首要位置,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学院更要更新理念,拓展思路,强化人才和师资队伍建设。我们要不断拓宽引进和培养人才渠道,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做好人才引培工作,在推动学科团队建设方面取得成效。
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
丁晓蕾
听完大会报告,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息。用六个字形容感受:“感动”“自豪”“振奋”。
本次大会跨越时空,史诗般重现南农百廿年的奋斗史;同时,又立足当下,放眼世界,用“三个坚定不移”把每一位南农人的心都统一到“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目标上来。大会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作为工作在教师发展工作一线的普通一员,有幸处在南农历史上的最好发展时期,在学校高度重视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用一流的人、干一流的事、开一流的路”的大环境下,深感时不我待、舍我其谁,唯有脚踏实地,时时做到“动脑子、撸袖子、扛担子”,努力把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激发教学热情、支持教师教学发展的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全面助力每位教师实现自己的“南农梦”,才能无愧这份工作的时代担当!
校关工委副主任、退休教师
贾翠芳
3月2号下午我有幸地参加了全体教师大会。聆听了党委书记陈利根的报告,我感悟到,120年,甲子已成双,南农发展历程可谓艰辛,几代南农人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中国农业发展事业,用辛勤的汗水谱写了一首农业大学与中国农业发展的壮阔史诗。“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南农教职工初心从未改变,把我校办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决心更是鼓舞并振奋人心,全校教职工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不忘“诚朴勤仁”校训精神,怀爱国爱党爱校情怀,共创南农美好的未来。退休不褪色,我们退休教职工愿意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余热,用热爱南农的情怀去感染青年一代,为学校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添砖加瓦,继续出力流汗。
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
毛卫华
大会主旨报告以南农新闻网120年来的办学历史所形成的南农精神为内核,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时期南农的办学使命和发展目标,指明了未来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工作着力点,以有血有肉的生动叙事,让与会者与恢弘厚重的家国历史产生共鸣,更为深切地感受到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报告所总结的南农办学历史成就令人自豪和动容,可以说,对南农精神谱系的挖掘和构建,充分激发了个人作为一名南农人赤诚报校的决心和信心,充分激发了新时代南农人的家国情怀和昂扬斗志。报告面向新时期使命任务所提出的发展思路和举措,捭阖有度,切中肯綮,对一流人才、一流学科、一流治理体系建设的准确锚定和扎实推动,必将有力的引领和加快我校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步伐。
后勤保障部副部长
孙仁帅
报告中对“1335”发展战略“谋求师生幸福”的解读和展望多校区融合发展前景最提振士气。
学校始终将师生至上和师生福祉作为初心使命,为师生谋幸福,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让师生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新校区建成指日可待,江北教师公寓年内开建,将破除束缚学校发展的资源条件瓶颈,教师住房条件也将极大改善,学校将进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增强了教职工早日建成农科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信心和决心。
“有一流的人,干一流的事,开一流的路”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2022年是学校建设发展极为重要的一年,大会指明了学校发展的目标和要求,传达了学校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谋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后勤人将根据大会提出的目标和要求,以“精心、精准和精致”为导向,凝聚发展合力,破解发展难题,努力为师生提供一流后勤服务,为学校发展提供一流后勤保障。
水稻遗传育种团队、农学院教授
余晓文
“奋进一流,共向未来”的大会主旨报告,内容振聋发聩,催人奋进!陈书记深情回顾了南农昨日厚重辉煌的历史,南农先贤们与国家和民族共命运,不畏艰难困苦,铸造了无数个辉煌壮举;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开创了无数个享誉中外的农业科教的先河。南农培育了我,让我在这里度过了充实而美好的学生时光;作为新时代的南农人,我们需要秉持初心,牢记“诚朴勤仁”的校训,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修养,润物无声地教书育人。
书记、校长的讲话情真意切,一切都是从学校的发展出发,想尽办法去不断改善优化学校方方面,改善教学科研条件,排除万难谋划校区建设、办学空间,这些都是深得人心的大好事,在场的教职工自发地为书记校长鼓掌叫好。南农人正在上下齐心,努力奋进一流,学校将要也必将创造更加辉煌的新成绩!
作物疫病团队、植物保护学院教授
马振川
大会主旨报告《奋进一流 共向未来 向农业特色世界一流阔步前行》讲述了南农人昨天的苦难辉煌、今天的使命担当和明天的伟大梦想,让人热血澎湃。昨天,我们与国家和民族共命运、与新中国共成长、与改革开放同步伐、与新世纪共奋进,南农先贤谱写了一首救国图强、躬耕大地的壮阔史诗。苦难辉煌不能忘,这是我们每一个南农人勇立潮头和再创辉煌的火种。今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南农人在服务国家人民,推动乡村振兴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道路上一直坚守。昨天的苦难辉煌和今天的使命担当点亮了每一个南农人的伟大梦想: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南农人有矢志一流的决心,奋勇争先的气魄。作为一名入职不久南农人,怀揣一流,对标一流,不负昨天、今天和明天是我内心深处最响亮的声音。回望历史,南农诞生于一流,发展于一流,展望未来,南农必然将继续开创一流、引领一流!
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团队、园艺学院教授
王振兴
这是一次重要的、承上启下的全体教师会议。作为青年教师,大会为我们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主旨报告提气、振奋:其中提到的有困难可以直接找各级领导帮忙,更让我们深受感动和鼓舞,让我们更有信心去面对挑战,战胜挑战。
此外,新校区主体建筑群基本封顶,表明学校即将有更大的空间用于教学、科研,各方面硬件条件能得到很大改善,将极大促进学校的快速发展。
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周力
回望百年校史,凝练百年精神,面向崭新未来!聆听了陈利根书记关于《奋进一流 共向未来 向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阔步前行》报告,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与方向,感受到责任在肩、使命重大,“奋进一流”任重道远。作为农经人要早做战略谋划,不仅仅需要总结规律发展,更要前瞻性设置目标、部署重点任务、做好发展规划。此外还要重视目标落地实施,加快完善“学院、学科、教师”融合机制创新,让老师们既有追求又有获得。同时大会上,“南农梦”“新南农”“建设追求幸福南农”这些新名词的提出,更是一种美好的憧憬与展望。作为一名南农教师,要坚定不移厚植文化荣校情怀,静心立德树人、潜心教学科研,依托学院学科优势平台,奋进一流,共向未来!
公共管理学院青年教师
王博
听完报告的第一感受是震撼。从回顾昨天过往,到总结今天经验,再到开拓明天方向,将南农的发展历程、现实状况、取得成绩、存在问题等等进行了生动而形象的展示,让作为一名南农青年教师的自己,既为母校的成就感到骄傲,也更要提醒自己肩负好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为实现母校“1335”战略目标,做好自己相应的贡献。
最提气的是陈书记铿锵有力地说道只要是为南农好,是为南农老师好,他都将义无反顾。这种从学校领导层面直接迸发出为谋求师生幸福的决心和热情,作为青年教师,感觉有了更好的依靠。
前沿交叉研究院作物表型组学交叉研究中心教授
李盛本
陈书记和陈校长在报告中反复强调人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和动力,学校未来将继续在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方面加强工作力度、改善工作方法。目前我校人才队伍建设成绩喜人,既有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和外籍院士,也有年轻有为的青年教师在Cell上发表研究成果,展现出学校充足的发展后劲。
报告在学校未来发展规划部分,在学科建设方面特别强调要加强交叉学科建设,督促各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抓紧出台政策引导促进学科交叉和跨院系科研合作的落实。学科交叉是当前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希望在校领导重视下前沿交叉研究院能在学校新一轮发展中迅速壮大,发挥学科发展引领作用。
食品科技学院食品微生物研究团队教授
李伟
报告中提到的“干一流的事”和“开一流的路”提振了广大教师的士气和信心,这提醒自己要结合自身食品学科应用性强的特点,聚焦食品产业的难点、痛点问题,对接产业需求,充分做好产学研结合,帮助企业解决真问题。
对于报告中提到的人才强校战略、评价改革之路,作为一个科研人员,我充分感受到学校重视人才、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以及为人才发展扫清障碍、提供保障的决心、信心和用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姜姝
陈书记在学校新学期全体教师大会上的重要报告,全面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学校教育改革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脉“奋进一流、共向未来”前进新路向,绘就“最大同心圆”,凝聚“最大公约数”,引领南农人一起乘风破浪、行稳致远。这次大会是一次凝心聚力、成风化人、赋能未来的大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铿锵之问,为百廿南农细细绣成了一幅丰姿秀丽、雄浑壮观的“英雄群像”。共情共鸣,直抵心灵。作为一名思政课青年教师,我的内心涌升着满满的幸福感和使命感。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时代强音,“强农兴农”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我们要以盈盈初心、谆谆师心和灼灼匠心铸魂育人,赋予思政课春天的清新、信仰的色彩,同心奏响“躬耕双甲、奋进一流”新乐章!
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
胡苑艳
大会主旨报告指出在向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阔步前进的过程中,教师是立校之本、人才是发展之源。人才培养中,作为一位合格的高校老师“不能稀里糊涂培养学生、认认真真培养自己。”我们应当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作为中青年一线教师的一员,发展科研和做好教学两件事要并行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时刻记住自身的使命初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己任。
社会合作处
王克其
听完报告,我从未像今天这样感受到,身为一个南农人的自豪、激动、兴奋和鼓舞。我们从过去的苦难辉煌中感受到自信骄傲、从今天的使命担当中感受到责任和压力、最后在未来的伟大梦想感召中体会到信念和力量。近四个小时的大会,我们在一次次的掌声中一次次的鼓舞、一次次的深思、一次次的感觉到奋勇向前力量。
主旨报告较长的篇幅介绍我校社会服务工作,希望我们“探索服务乡村振兴的南农模式,推出一批有影响的社会服务新方案、新模式”。我感受到陈书记对社会服务工作的关心,学校对社会服务工作寄予厚望,同时感觉到自己作为一名南农科技服务的工作人员,重担在肩,在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中,积极贡献自己的绵薄力量。
学校即将在精简机构、优化评价改革方面有积极的举措。这一点让我联想到,社会服务工作的评价作为学校各项评价工作的一部分,作为曾经参与过部分工作的一份子,决心紧跟学校改革步伐,以师生为中心,做好调研和服务,做好南农人、做好南农事。
人文社科处《南农新闻网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编辑
李凌
报告从很多方面提振了士气和信心,如只有把“蛋糕”做大了才是真绩效、才是真发展,才能让老师们享受到共同奋斗的红利!对于每一位老师来说,不管是在教学上、还是科研上,不管是教育教学,还是论文、项目、资源,只要你带来增长了,你让南农的“蛋糕”变大了,就要奖励。我们全体南农人需要认真思考及回答“南农的使命是什么?”“南农的目标在哪里?”“南农离世界一流还有多远?”等问题。南农人应拿出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和实际行动,以进一步增强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觉和自信。
采购与招标中心
于春
作为2012年入职以来首次参加学校全体教师大会的青年教职工,既心潮澎湃、又充满期盼,收获与感悟颇多:一是有“温度”,对人才充分尊重。大会各项流程精心组织力求充分体现对于人才、对于优秀教职工的尊重、认可与温暖关心;二是有“深度”,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全面擘画。用我们身边的人与事讲述南农的故事,用一代代南农人立志报国、为国家和民族奋斗一生的感人事迹,用一组组清晰的数据对比,让我们明晰了南农双甲子历程中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让我们教职工真切的感受和了解过去为什么能成功、未来将如何继续成功。
南农人有南农人的情怀,南农人有南农人的追求,坚守诚朴勤仁无愧于南农人的辉煌历程,坚持强农兴农无愧于国家和民族的使命当代。新甲子,新校区,新远景,对于未来,我们要自信,我们更要有自觉,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主人翁精神戮力前行,奋进一流、共创未来,一起向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奋进 。
组稿丨许天颖 赵烨烨 谷雨 郭嘉宁
微信编辑 | 全媒体中心 雷宁潇
校对 | 葛焱
审校 | 许天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