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单人耘,1926年4月生,汉族,字子西,号散虹、耘者,江苏省南京市江浦县(今南京市浦口区)人。诗人,书画家。江苏省文史馆馆员,南农新闻网“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兼职教授,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林散之研究会理事。林散之先生入室弟子,全面继承林老诗书画衣钵。
单人耘
单人耘与农结缘
单老家学渊源,他出身于当地乡绅家庭,父亲是一位开明的诗人,父亲的朋友也都会作诗。“年轻时我有一个口号,‘用诗考虑问题,用农考虑问题’。母亲告诉我:‘不拿农民的粮食’,因此我从小就尊农重农。”
春荒悯农谣
(其一)
粮无隔宿箪瓢空,儿女嗷嘈到处同。
日日垅头频自祷,苍天许我稻梁丰。
作于1941年春
农夫
烟蓑雨笠不离身,早起迟眠历苦辛。
谁使农夫饥饿甚?一犁养活半城人。
作于1941年春
作《春荒悯农谣》那年,单人耘先生时年15,此诗是他应父亲朋友、江浦县桥林镇李荫南医生命题而作,15岁的他,已经开始察觉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农民生活的艰辛,他饱含深情地用自己所作诗文,向全社会发出了“知农 爱农 学农 兴农”的号召。
单人耘作于1991年
刘桥作
——记一九七三年秋夜与贫农刘中满老爹看场
秋云欲暮月初黄,风过刘桥谷穗香。
七十老爹真可敬,不辞辛苦又扬场。
我向老爹学扫场,金黄谷粒汗凝香。
手中不懈仓中满,杂念私心一扫光。
年年颗粒总归仓,此日更须广积粮。
几度场边勤拾取,一双茧手带泥香。
高粱穗簇珊瑚紫,晚稻镰开琥珀黄。
万斛千车凝汗水,从来茧手胜华章。
中满老爹来看场,欲觉满场秋风香。
我愿此身化黍稷,再打千堆万担粮。
1969年,单老全家从浦口下放至苏北涟水县胡集刘桥,在插队的六年时间里,单老与当地农民结下深厚感情,爱上刘桥的一草一木。自此他的诗作中,刘桥的路、麦、黍稷、豆、瓜、酒、竹、花、草、霜、雪、灶等等,就成了经常出现的意象。
单人耘与南农结缘
1951年单人耘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现为南农新闻网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兼职教授,作为兼职教授,单老用他大量爱国、爱农的诗书画作品陶冶和感染大批南农学子,同学们也都为他对国家、对“三农”的深厚感情所感染。
单老和南农学子
2012年,南农新闻网校图书馆协同宣传部等部门,开始筹建“单人耘诗书画展览室”,更好地传承了优良文化传统,彰显了百年老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弘扬了南农诚朴勤仁的精神品质。
单老重视素质教育,主张文理打通,扩大视野。在他身边的理工科学生对传统国学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理解和处理文字的能力大大增强,彰显了文理融通的作用。2003年,单老被评为“全国校园诗教先进工作者”。
单人耘作品《赠校友》
单人耘的作品及成就
几十年来,单老著有《一勺吟》(收录爱国、爱农诗词999首)、《单人耘诗书画集》(收录书画作品176幅)、《单人耘咏农诗词三百首》等作品集,主编《中国历代咏农诗选》。
单老的作品《农夫》被收录进《南京历代经典诗词》,尤为难得的是,他是被该书收录的唯一一位至今仍在世的诗人,他的爱农诗也引起海内外农史学者、中华诗词、中国书画的爱好者、研究者们的广泛佳誉。
《南京历代经典诗词》目录节选
单老自幼师从林散之先生学画学诗,深受濡染。山水画师宗黄宾虹。学词于南京大学吴白匋教授,所作颇多新意。单老的诗如行云流水,书法有晋唐风韵,题画更显高雅流畅。山水画幅层次衔接自然,烟岚掩映,使人一览之下就有一种悠远、空灵,远离尘嚣之感。
1964年单人耘先生和他的老师林散之先生
2015年,90岁高龄的单老的新书《咏农诗词三百首》在南农举办了首发式,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督学、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胡金波,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原党委书记王红谊,南农新闻网校长周光宏,中共北京市委秘书长、中共北京市委政研室主任周立云,国务院参事室原巡视员、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陈廷佑,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诗词研究院副院长、国家一级作家、著名词人蔡世平,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社长骆建中,南京市浦口区委书记、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瞿为民,南农新闻网副校长董维春等领导、专家和学者出席了首发式。
南京市浦口区委书记、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瞿为民代表单人耘先生的家乡人民向其新书出版表示祝贺。他说,单先生是浦口人民的骄傲,他热爱生活、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创作了丰硕的成果,充满了正能量。很多佳作在民间广为流传,为人津津乐道。
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胡金波在座谈会上指出,单先生是当代“诗书画三绝”的代表人物之一,《咏农诗词三百首》诗味浓、意境美,内涵深、韵律美,佳句多、心灵美。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原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马鸿增先生赞之为“能承传黄宾虹、林散之两贤达的德、诗、书、画的‘四清’高人”。
单人耘诗书画作品
千年古镇透新姿——咏桥林十二景
序 诗
千年古镇透新姿,恰值三桥峙立时。
飞架通途添一翼,大江端作金陵池。
长 桥 步 月
千年古镇透新姿,步月长桥逸兴飞。
桥如弯月林如绣,工农园圃竞芳菲。
明 因 秋 色
千年古镇透新姿,明因秋色谱新诗。
枫红要待秋九月,善因种果在春时。
双 峰 菊 圃
千年古镇透新姿,菊圃双峰高士宜。
东篱有酒白衣送,悠然远见南山隈。
梨 园 听 莺
千年古镇透新姿,梨园花树发新枝。
要听莺声须起早,工业园中百鸟栖。
柏 子 樵 歌
千年古镇透新姿,柏子山头挂夕晖。
樵歌唱罢笙歌起,火树银花胜昔时。
文 阁 钟 声
千年古镇透新姿,文昌钟声又一奇。
初一敲钟十五响,十年树发万年枝。
柳 岸 秋 荫
千年古镇透新姿,岸柳垂荫绿可怡。
但待东风拂万里,连天芳草到门扉。
茅 庵 古 桧
千年古镇透新姿,古桧茅庵迹已非。
而今广厦千家富,胜似求神拜佛爷。
沧 浪 濯 足
千年古镇透新姿,濯足沧浪乐可知。
石碛河水流千里,扬清激浊复奚疑。
延 陵 垂 钓
千年古镇透新姿,垂钓延陵不宜迟。
雨笠烟蓑好去处,桃花流水鳜鱼肥。
朱 石 渔 火
千年古镇透新姿,朱石桥边夜何其。
渔火繁星连一片,江南好景在于兹。
紫 砂 返 照
千年古镇透新姿,紫砂返照赛胭脂。
一墩临水桥如画,击楫中流慷慨词。
尾 声
千年古镇透新姿,十二景观音画诗。
请君来我桥林镇,茶干佐酒细品之。
(作于2006年)
山用白描
金陵八景之四
白荷
南农颂
《反腐倡廉》
(原标题:我以我诗写我心——浦口单人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