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南农大举办第三届世界农业奖 肩负时代使命

2015-09-21 来源:人员机构 作者: 图片:

   9月20日,全球农业与生命科学高等教育协会联盟(GCHERA)第三届世界农业奖颁奖典礼暨中外农业教育论坛在南农新闻网举行。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Singh教授凭借其在科研和教育方面的卓越贡献摘得2015年度世界农业奖。
   Singh教授:用技术创新教学方法
   获得世界农业奖的学者,必然是要在科研能力上具有公认影响力和做出卓越贡献的专家。Singh教授一直致力于利用数学技术量化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物理变化,研究成果被迅速转化应用至食品工业,其研究方案获得了美国宇航局、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农业部等机构的广泛支持,以及联合利华公司、三星公司(韩国)、卡夫通用食品公司等知名企业的资助。
图为Singh教授在现场作主旨发言
   若是从科研能力评判,Singh教授当之无愧被授予世界农业奖,但他在教学方面的突破也尤为突出。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Singh教授的一项突出成就即运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的农业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并在全球推广。向后人传授知识固然重要,而对教学方式的探究亦不可小觑。Singh教授自创的“食品工程”教学网站(www.rpaulsingh.com)是位居谷歌搜索排名最高的非商业网站。近年来,Singh教授又在尝试推行全新的课堂革命——“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据他介绍,“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基础知识由学生在课后预先自主学习,他们可以通过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电子书等方式获取所需资料。这种教学方式的革新之处就在于,学生通过预先的思考,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通过辅导和协作来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学生获得更个性化、更深入的学习。
   南农大:以昨日悠久历史涵育今日学子
   “世界农业奖”是2012年南农新闻网建校110周年之际由该校倡导并经GCHERA董事会和执委会通过而设立。在第三届世界农业颁奖仪式举行前的高峰论坛上,南农大副校长董维春带我们追溯了中国农业学科发展历程和南农大的渊源。清朝末年,传统的教育机构开始停办,随着政治体制的变迁,中国的高等教育也一直在学习摸索中,从“办西学”到“苏联模式”,以及后来的“中国特色道路”,一路蜿蜒前进折射出中国知识分子追求民主进步和渴求真理的强烈愿望。而南农大的前身是国立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农学院组成的南京农学院,已有百年悠久历史,从最初的农学院,发展成为以农学为主的综合性院校,南农大一直致力于培养多样化人才,而文理思维互补才是成为大家的必由之路。

图为颁奖仪式后,嘉宾合影
   谈及为何坚持举办并倡导“世界农业奖”时,董维春表示,对经济政治文化的任何一方而言,全球化是大趋势,通过这一活动,为全世界的农业类大学搭建沟通的平台,共同探讨全球农业及生命科学的教育创新,以及该领域所面临的全球性挑战。

   “虽说教育不能直接解决其中的问题,但是可以通过技术的方式,对接受知识洗礼的学生今后从事农业工作形成一个行为准则。”董维春说,“相比其他理工类院校,可直接将科研成果转化带来经济效益,不同的是,对农业方面对科学研究通常更讲究社会效益,但也因此面临或是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因此,一所农业类大学想要成长,则必须将眼光放长远,需要社会、政府和学校三方齐心协力,共同努力。”(邬楠 李婷婷)

原文链接:js.ifeng.com/detail_2015_09/21/4366684_0.shtml

审核:

校对:

编辑:林世龙 许天颖

阅读次数:148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