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报网】南农来了383名少数民族新生 毛南族女生学“旅游”

2015-09-05 来源:人员机构 作者: 图片:

  南农来了383名少数民族新生
 毛南族女生学“旅游”  传承民族文化
  南报网讯(通讯员 许天颖 记者 谈洁)锡伯族、傣族、佤族、水族、俄罗斯族、彝族、还有非常少见的毛南族,今天,南农新闻网2015级本科新生开学,记者在现场发现,随着国家招生政策向西部、贫困地区倾斜,来自少数民族的大学生越来越多。
旅游管理的谭煊颖就是个地道的毛南族人。“我爷爷说,尽管公开资料说毛南族的总人口有十万人左右,但实际上加起来不过五六万。” 谭煊颖介绍,毛南族主要聚居在中国云贵高原的茅南山、九万大山、凤凰山和大石山一带,她本人老家就是的老家就是位于九万大山一带的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下南乡下塘村。
  谭煊颖介绍,虽然毛南族人口较少,但他们却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闻名于世。毛南族的人都能歌善舞,特别是姑娘们,从父辈那里流传下来的民歌“最美不过花竹帽”用毛南语唱出来,歌声悠扬,徘徊回荡;每年夏至过后,都要举办祈求风调雨顺的“分龙节”,男女老幼穿上盛装,采集金黄花、枫叶蒸煮五色糯饭,举行一系列的活动。
  “毛南族还有菜牛。” 谭煊颖说,由于采用传统的舍养方法,不放牧、不劳役、单栏圈养,以各种青草、野生莎树叶、青麻叶及红薯藤等,菜牛肉质口感极佳,毛南菜牛是他们民族引以为豪的风味美食。
  不过,受城市文化的影响,以前的土著楼逐渐被楼房代替,变得越来越稀少;村里目前只有40户左右的人家,年轻人也大都选择去广东或是浙江一带打工,过去的民族习惯被渐渐淡化了。
  作为村里的第六个大学生,谭煊颖坦言自己很怀念那个文化还未淡化的民族,来南农就读旅游管理的她希望通过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毛南族,为毛南族的文化保护和传承出一份力。  
  除了来自毛南族的谭煊颖,南农今年还有来自俄罗斯族、就读草业学院的帅小伙张容乾;来自锡伯族、就读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关静雯;来自仡佬族、就读动物科学的陈建勤……
  据统计,今年该校本科新生4325人中少数民族新生383人,比去年多了20多人。据分析,这和国家招生政策向西部地区、向贫困地区倾斜,聚集了众多少数民族的西部地区学生进入大学的机会增多有关。
 
  原文链接:http://www.njdaily.cn/2015/0905/1206609.shtml

审核:

校对:

编辑:林世龙 许天颖

阅读次数:172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