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江宁“金花村”吸引千余农民工返乡创业

2015-07-26 来源:人员机构 作者: 图片:

     本报讯(记者 戴六华 江瑜 许琴) 每个双休日是许红艳最忙碌的时候,她在江宁区横溪街道石塘村经营的“农家苑”农家乐和民宿生意红火,她得忙前忙后招呼客人,打点店里的大小事务。虽然忙,许红艳却觉得非常充实,和过去在城里打工比,如今在家门口创业当老板,很有成就感,还能经常和家人在一起。
    许红艳所在的石塘村是江宁区打造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的10个“金花村”之一。像许红艳一样,近年来,随着乡村游的发展,很多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创业、就业。来自市农委的统计数据显示,江宁区启动“金花村”建设4年来,已促成1200多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许红艳原本在江宁区东山一家服装厂打工,她的婆家有一栋坐落在路边的三层小楼。2013年,石塘村开始“金花村”改造,公婆把小楼稍加改造,做起了饭店生意。由于两位老人不识字,连填菜单这种小事都犯难,每次都要打电话给小许问这问那。看准农家乐的发展前景,许红艳跟丈夫商量后,决定辞职回到石塘村。她对三层小楼进行了装修取名“农家苑”,楼下是农家乐饭店,楼上是民宿,旺季时每天可招待20几桌客人,她的收入也比以前在城里打工时增加了好几倍。
    石塘村村委会负责人说,目前300多户村民中,有94户经营农家乐,家庭年收入最少的20多万元,最高的60多万元。村里300多位年轻人过去靠外出打工增加收入,现在全部回到家乡创业或者就业。
    “金花村”乡村旅游的发展确实带来了很多就业岗位。22岁的伍姗姗是后石塘村的姑娘,过去一直在城里打工。去年,她回到村子,在一家乡村客栈上班。“客栈离家就几百米,我吃住都在家,既省了生活费,又可以陪父母,收入还比之前在城里打工高。”伍姗姗说,村里发展旅游后,开农家乐和客栈的多了,像她这样回来打工的也多了。
    据统计,2011年江宁10个“金花村”外出务工人员为近1500人,2014年仅为200多人。这些返乡农民工从事的岗位主要包括酒店管理、服务员、保安等,收入也不错。像在谷里街道世凹桃源游客中心工作的人员,人均年工资性收入达6万元。江宁街道黄龙岘聘用村民从事景区管理、服务、保洁工作,仅此一项,村民每月增加1500—2000元收入。
    南农新闻网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李群认为,政府打造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游产业,吸引大量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做法值得推广。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不仅促进了新农村建设,而且家人团聚,也有效缓解了“空心村”、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


原文链接:http://njrb.njdaily.cn/njrb/html/2015-07/26/content_164111.htm

审核:

校对:

编辑:刘梦婷 许天颖

阅读次数:76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