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深入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活动,南农新闻网信息科技学院党委组织教师党员共27人于7月20日——23日赴革命圣地——井冈山参观学习,在实践中落实”保先”教育。
7月21日凌晨四时我们到达吉安,乘汽车上井冈山。巍巍井冈山,绵延五百里,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星星之火燎原地,是中国人民心中的圣地,朱德同志誉其为“天下第一山”。
汽车在黎明时分沿着盘山公路疾行,窗外山林郁郁葱葱,清风徐徐;窗内红色歌谣振奋人心,暖意融融。约七时到达四面环山、林木葱郁、繁花似锦的茨坪。在茨坪,我们过红军桥,走红军路,首先去拜谒**在松柏叠翠的北山上的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陵园整体建筑包括陵园门庭、纪念堂、碑林、雕像园、纪念碑五大部分。在纪念堂里,陈列着15744名参加井冈山斗争的革命先烈的遗像、生平简介、革命文物和先烈名册等,在这里我们敬献了花圈,重温了入党誓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绵绵细雨仿佛是对死难烈士的无限哀思,也让我们的心情愈加凝重。
踏上黄洋界,举目四眺,但见云雾弥漫,群山起伏,山势险峻,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此地。“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毛主席的《西江月》,将我们的思绪牵回到炮火纷飞的岁月。
在红军造币厂,我们看到了工农红军的“工”字银元,帮助井冈山军民度过了艰难的岁月;山脚下的两层灰色小楼,就是小井红军医院,这里曾接纳着战斗中受伤的红军战士;参观大井毛泽东旧居时,屋前有一棵“常青树”和“读书石”,坐在这里,遥想领袖当年,决胜千里,英姿焕发。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井冈山不仅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又是风光绮丽的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我们在参观革命胜迹的同时也浏览了当地不少自然风光。龙潭瀑布群位于茨坪北面七公里处,有五潭十八瀑之称。来到五指峰,它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站在隔岸的观景台上,但见山峦叠嶂,森林茂密,莽莽苍苍,充满神秘色彩。
井冈山的山,山连山,山套山;井冈山的水,飞瀑隆隆,清泉涓涓。一代文豪郭沫若在游览井冈山后,挥笔写下了“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赞美诗句。
我们最后参观的是井冈山历史博物馆,共分五个展室,一件件展品,一副副图片,一行行字句都在向我们讲述着井冈山两年零四个月革命斗争的历史。
“红米饭,南瓜汤,餐餐吃得精打光”,唱着这首红色歌谣,品尝着曾经的“美味佳肴”,追忆着当年的艰苦岁月,我们每个人被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深深地感动着、震撼着,作为新时期的党员,我们觉得身上的责任又重了许多。历史已翻到了新的一页,但那一段岁月已铸成了勇于开拓、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百折不挠的井冈山精神。我们将牢记这段历史,秉承井冈山的革命精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我们深信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因为我们对党的信念更加坚定!